來源:保定晚報作者:時間:2025-09-11 09:14
□楊穎
入秋后的農家院里堆滿了新收的花生秧。秧莖已顯枯黃,根須上綴著累累的花生莢,外殼粗糲,溝壑縱橫,沾著略帶濕氣的泥土。摘下一顆,指尖稍一用力,“啪”的一聲脆響,麻屋子豁開一道口子,飽滿的果仁滾落掌心。丟一顆入口,清甜的花生奶漿混著泥土的微腥在唇齒間彌散開來。這是未經修飾的大地的味道,也是土地里的星辰在人間盛大閃耀的開始。
在我幼時,機械化還未完全普及,收花生是要靠雙手拔的。先將四五棵花生秧攥在一起,握緊離土地約10公分處的位置,彎腰屈腿,整個上身向后用力,“嘩啦”一下,埋藏在土地中的花生隨著根須被齊齊拔起。我力氣小,拔不動,只能拿著巴掌大的小耙子跟在大人后面,翻撿脫落在地的花生莢。可別小看這項工作,若是遇到不好拔的旱年,一畝地能翻撿到二三十斤花生莢,榨出來的油夠全家人吃一個多月??捎幸荒?,母親突然不讓我翻撿花生了,她只說:“有人比我們更需要它們?!?/p>
鄉下初秋的夜晚是一年中最舒服的時候。暑熱褪去,寒氣未侵,月明風清,蟲蛙齊鳴。農家人常喜歡吃完晚飯后,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地嘮著家常去田埂上散步。走著走著,我忽然發現我家花生地里閃著一點點微弱的光,好像墜落的星辰。我還沒來得及告訴母親,就已經從同行的長輩口中聽到了這顆“星辰”的故事。
她是我們村里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,姓名已經被人遺忘了,人們只是按照輩分喊她“三奶奶”。三奶奶早年喪夫,獨自將兒子撫養長大。兒子長到可以成家立業的年紀,卻患上了漸凍癥。一開始,三奶奶身子骨倒還硬朗,邊種地邊打零工,也能把兒子照顧得很好。可后來,許是因為長期心緒郁結,三奶奶被查出乳腺癌,身體大不如前,只好把地賣了,在自家院子里種些瓜果蔬菜,養些雞鴨,去集市上賣菜賣蛋,秋收的時候便去別人家地里撿些人家不要的次等糧食。農家人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,凡是在收獲時節扔在地里的糧食,都會被視為主人家不要的,等主人干完農活回家后,人們就可以自行撿拾,不會被視為偷盜。像大地一樣慷慨的農家人將這條規矩延續了千百年,就是為了給三奶奶這樣的人群留下一份溫暖的支撐。
我遠遠地看著三奶奶的輪廓,她低著頭,拿著手電筒,坐在我家地里認真翻撿著掉落的花生莢。微弱的手電光如星火一般在大地上搖晃,那瘦弱傴僂的身影如斷了根的枯枝,再也發不出芽來。她不停地翻找著屬于她的“星辰”,它們會變成油,變成食物,變成金錢,雖然光亮微弱,卻依舊可以為這位末路人在絕望中驅退眼前的黑暗。
這一年是三奶奶的“豐收年”,因為除了我家之外,還有許多人家都把地里的花生莢留給了她??傻诙甏禾?,三奶奶卻將她一顆一顆撿拾起來的花生莢全都還給了大家。她說:“兒子走了,我一個人吃不了這么多,從誰家地里撿的就還給誰家。都是土里刨食的農民,誰都不容易。”
又是一年初秋,農家院落里堆滿了新收的花生秧,累累的果莢綴在根須上,淡黃的外殼在夜幕下閃閃發光。這些在土地里生長出來的星辰,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勞善良的農家人,他們謙卑、豐盈,向大地俯身,在貧苦的日子里迸發出宏大的生命回響。土地里的星辰,又何止那些脫落的花生莢!